有一位先生,今年刚刚过了四十岁,三个月前,他的父亲因患癌症去世了。这位先生亲历了父亲从患病到死亡到火化到埋葬的整个过程。送走了父亲以后,他就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他开始失眠,因为他睡觉的时候就在想:人为什么活着?感到活着非常空。
他想到自己的父亲曾经也辉煌过,现在却长眠于地下,尤其是把父亲的尸体推进焚尸炉的时候,看到那一幕,他真可以说是心如刀绞。他因此陷入一种迷茫和恐惧中。
他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活着到底为什么,人为何最后还是一死?他恐惧,他怕自己死掉,他怕自己提前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怕母亲患上不治之症,离开这个世界。
从此以后,他开始敏感地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这不舒服,他就紧张,那不舒服,他也紧张了。到医院一查,还有肺结节,他就更紧张了。
其实肺结节没什么了不起,我曾经问过国内顶尖级的超声医学大师邓学东教授:“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结节?一查就是结节,什么甲状腺结节、肺结节,我也有一点肺结节。”邓教授跟我说:“现在仪器的精度太高,才查出了这么多的结节,并不是说结节增多了。别紧张,有结节不用怕!”
然而,这位先生就很焦虑,每天都活在焦虑中,体验不到生活的幸福,感受不到生活的价值,做事情也没有动机了。他就向我咨询:如何才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这位先生陷入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焦虑状态了,但这是有意义的。当人陷入一种低谷,陷入一种黑暗,必然会导致灵魂的转机的到来。危机、危机,在危险的时候出现了机会,就叫危机。
我就给他讲了两件事情,并由这两件事引发的我对死亡的深度思考,以及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首先,焦虑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层面的焦虑,就是恐惧、害怕、担心、烦躁等。第二种是哲学意义上的焦虑,指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无价值、无意义的迷茫状态,两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我给这个先生先讲了我的一段经历:大概在我四十岁的时候,我回了一次老家,去看望我的父母。
按照我们老家的传统,老年人在六十岁以上,就必须给他做好棺材,如果死了以后才做棺材,那是大逆不道的。谁家的孩子给父母做棺材做得越早,说明他越孝敬,儿女一定要把老人的后事做好。
我回去了以后,我爸的棺材就做好了,刚好放在一进门的空间。一边是厨房,一边是厢房,中间这个空间可以坐着聊天。
我爸的棺材就放在一进门的这个空间,我就跟我爸在这里聊天。在聊天中,看着在眼前两米多长的黑乎乎的棺材,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我知道现在正在跟我说话的我的父亲,给了我生命的父亲,不久就会躺在里边。盖子一盖,一切都结束了,盖子一盖,我们这里叫入殓,入殓了以后大家再告别一下,一盖上就再看不见了,永远永远都看不见父亲。我心里有点复杂,有点惆怅,有点难受。
我不愿意面对父亲死亡的这件事情,我也想知道父亲看到他的棺材是什么感觉。我就说:“爸,你看那个棺材,你是什么感受?”我爸爸还没来得及回答我的问题,我妈就走过来了,因为做棺材的钱是我和弟弟掏的,我哥负责请木工做,就是我们掏钱,我哥出力。
我妈听见我问父亲这句话,她误解了我的意思,以为我问我爸对这个棺材的做工、质量满意不满意。
我们老家讲究棺材要用十公分这么厚的柏木,据说虫子闻见柏树的味道就跑掉了,虫子不会叮,不会把棺材弄得朽乱,人的尸体在里面,存放的就可能久一点儿。
我妈以为我对这个棺材不太满意,她说:你爸很满意,刚开始把棺材做好了,你爸每天午睡就在里边睡,他说那里边睡得舒服、凉快。
我知道我爸的胆子很大,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子死人了,都是用我父亲打的墓,我父亲打墓的速度快,墓穴做工好,所以村上的人亡故,基本上都请我父亲去打墓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父亲跟我说:“其他人的墓是我打的,我死了以后谁给我打墓?”父亲亲口给我说这样的。
我妈说,我爸天天午睡就在棺材里的,每次还说这里边舒服,这是我完全理解不了的。我就问:“爸,你真不怕死亡吗?“我爸说:”死有什么可怕的?“
他以非常轻松的,毫不娇柔造作,很自然的表述:死有什么可怕的?好像很轻视死亡。
他就像《圣经》中的保罗一样,保罗对死亡发出质问:“死亡,你的毒钩在哪里?肉体虽然朽坏,但内心一天新似一天,这至暂至轻的苦楚,是为了成就未来那急重无比的荣耀。”那种勇气,以及对死亡的蔑视——死亡你算老几?!
我爸则说了一句朴素的话:“死有什么可怕的?这麦子黄了,你就让人家割掉嘛。麦子黄了不割,下一茬麦子怎么种?”这是对死亡最朴素的回答和理解。他把生命看成一茬一茬的麦子,麦子黄了,割掉,下一茬麦子再种,你不割,下茬麦子没法种。
也就是说,生死轮回、生死交替、生生死死等等,这些个现象在我爸看来就是个自然现象。你要把任何一个东西看成自然现象,你不进行任何智能调动,你不进进行任何的意识参与,就是没有痛苦的,至少没有精神上的痛苦。
因为这是最简单的答案,简单不过。这就是摆脱死亡的第一种方法。就是用最朴素的自然观来回答,不对死亡赋予任何意义,也不去思考它。
另外一种摆脱死亡的途径,就是宗教,就是信仰,哲学也摆脱不了死亡。而有些人一提起信仰,就带有一种非常简单的轻慢的态度。
犹太人有这么一句话:无知的人说没有上帝,又说: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你如果不敬畏上帝,你根本就没有智慧。
又有这么一句话说,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宗教是哲学的哲学,其实宗教居于人类意识的最高峰。凡是对宗教持有简单态度的,都是智商有局限性的人,都是思考能力有局限性的人。不管你位置有多高,不管你学问有多大,都只能表现你的无知。
因为对人类生命最高层精神活动的规律,那个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你不了解。你还在形而下地思考,凡是在形而下思考的,都是连智慧的边都不沾,智慧都在形而上的,不在形而下。
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对于信仰都持有谨慎的态度,即使他不信,他也是用谨慎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的。因为人是一个意义动物,意义是人赋予的,价值是人赋予的,价值和意义都在精神层面的。
如果没有一个永恒的信仰,人们活着最终还是虚空。你获得的所有东西都是虚空,历史会给你开个大玩笑!所以,这是有思想的人才会思考的话题。
我非常欣赏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对于不可言说的事情,你最好保持沉默。”这是可以在全世界排在前十名的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培根在自己的论文集里,在《无神论》这一篇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宁可相信荒诞不经的印度神话,我也绝不做无神论者。”
因为培根看到了在信仰层面有两样宝贵的东西,在任何领域都没有。
第一就是伦理信条、伦理资源,让人们获得了一种现成的做人的准则,做人的训诫,也就是道德的训诫。第二,信仰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智慧资源,当你不接触信仰,你根本不知道智慧是什么。
苏格拉底相信古希腊所有的神都是假神,所以雅典人给他定的罪就是不敬畏希腊的诸神,尤其是太阳神阿波罗。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宇宙间一定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奥林匹亚山上这些神,只不过是那个最高神创造出来的作品。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认识!
科学家Hawking(霍金)说:只有洞悉了整个宇宙奥秘的人,才能理解上帝的心意。
人的这个脑袋太小了,只有一个甜瓜大,还没有一个西瓜大,竟然还在狂妄地宣称:这样没用,那样有用。我的书架放了好几个颅骨的标本,你只要看一个颅骨的标本,你把它拿到手上,你就知道人的头是什么玩意,他所思考的东西是何等的有限,而他还狂妄自大。
所以回答死亡、如何活着等终极问题的,只有信仰,其他都不能回答。人,其实在很多很多情况下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摆脱恐惧。
比如说有些人获得更大更大的权利,获得更多更多的金钱,其实都是对死亡的恐惧,想摆脱死亡。弗洛伊德对这一点有系统论述的,他也认为,人的很多行为,其实从骨子里面都是源于对死亡的巨大恐惧。
好,这个话题就谈到这里。感谢大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