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同学的交往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心理学上称它为异性疏远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男女交往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潜伏期”。
你会发现,男孩和男孩子玩,女孩和女孩玩,一群男孩和一群女孩玩,很少有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在一起玩的,否则大家会说你们俩的闲话。
1.青春期男女交往的“三八线”现象
升入中学以后,你会忽然发现,周围的好朋友不再像原来那样男女生相聚在一起无忧无虑地谈天说地了,男女之间无形中有了一定的距离,男女生之间各自为营,好象之间有条分界线,我们称之为“三八线”。这条“三八线”隔开了男女生的交往,一种对异性本能的疏远和拒绝使得昔日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变得冷漠起来,即使是学习上的接触,也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能避则避开。
但是,还是会听到一些同学私下里这样议论:某某和某某放学一起回家了,某某和某某下课后没有出去玩,在教室里说悄悄话等等。
2.青春期男女的性别认同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性别认同的问题。
在心理学的定义中,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无论是将自己视为男性、女性、或某些非传统观点的性别,也可以用来指人们根据他们所认为的性别角色现象(如衣着、发型等等)而对个体所赋予的性别。当一个人的性别身份不同于他们的生理特征,他们可能会遇到性别焦虑症 。
我们的性别认同会受到各种社会结构的影响,其中包含家庭、学校、大众媒体,还包括了个人的道德立场、工作、社会地位、信仰(或无信仰)等等。例如,男子气的女生经常会爱与男生一起打球,或在行为举止上作出男性化的行为;而比较阴柔的男生也会对女生产生认同,而终日与自己的“姊妹”在一起。
3.男女性别认同中的“假小子”、“娘娘腔”现象
还有一种现象是对“假小子”的包容和对“娘娘腔”的贬低。
假如说你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跟假小子似的,你觉得没什么,很正常,但你至少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假如你身边有这样一个男孩,他有些娘娘腔的话,你就觉得有问题了。我们经常教育男孩子不要哭,怎么像个女孩子似的哭哭啼啼,不让他哭,不让他表达他的情感,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对女性的这种气质是贬低的,对于男性的气质是抬高的,所以假如一个女孩子她的性格像男孩子,你觉得这可以接受。
为什么?
因为男性的气质是我们提倡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有价值的。而女性的这种气质都是负面的,都是消极的,都是不好的,所以说假如一个男生他有女性气质的话,我们社会对他就有些贬低或者排斥。这也是我们对性别角色,对两性的一个判断,或者具有某一种特定行为模式的这样一种判断,实际上表达了我们的价值,表达了我们这种标准,我们的判断,我们的价值观,也包括我们文化对性别的一些看法。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朋友们对同性恋有较多的认识,有不少学生都因为性别认同的问题而怀疑或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然而,草率地判定其为同性恋并不妥当。家长和老师应该向孩子们讲解同性恋及性别认同的分别,以帮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
(本文为作者原创,所载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