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不敢面对人多的场景,众人的眼睛让我紧张的要命。长大后这个问题自然伴随着我,面对公众说话,在即将上台时,心里充满了焦虑,开始心跳加速,坐立不安,暗暗想自己会表现的怎么样?
为什么人对不确定性的事情感到焦虑?
后来我发现,因为大脑喜欢确定性,会下意识地排斥不确定性,企图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建立可控性,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获得安全感。
01
大脑有它自身的底层原理: 稳定性,稳定性分为确定性,一致性还有适应性。今天主要来说一说确定性。
在打开心智中,作者说确定性是安全感的来源,所谓的确定性就是指的是事物可控的、结果是预知的、是确定的。
而不确定性就是事物未知的,不可控的,事物结果的发展是不清楚的,不能预知的。
因此的话,对于结果是非常明确的、预知的事物,大脑会有安全感;但是,对于未知的、不可控的、或者是对结果的发展不确定时,这时候大脑就会出现不安全感;
因为对于不确定性,结果是未知的,大脑会进入一个非节能状态,非节能就是要占用大脑资源,需要去思考,去搜索如何去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的一个应对措施。
因此的话,对于这种感觉,大脑是不舒服的,所以人会排斥不确定性。
02
比如说就拿我自己举例子,在我即将要上台对面对公众说话的时候,一般是会比较焦虑;对于我来说,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因为有可能讲的好,有可能讲的不好。所以当自己在台下的时候,感觉就会不好,大脑此时就会处于一个思考和搜索如何应对不同情况的办法,去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个就是排斥。干脆就不上台说话,得到的结果就是明确的。在这种大脑干预和控制下,表现为胆怯。
第二个就是思考如何应对台上的表现,这种在自己身上就是表现为焦虑感,会在自己的头脑里一直想台上的情景,比如上台之后怎么讲,自己怎么面对观众,自己有没有把东西背熟,讲到中间卡住了怎么办;自己就会搜索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还有例子就是我自己有点恐高,我在攀岩的时候,随着高度越来越高,自己就会比较担心。
因为这种情况是不确定性的,自己在这个攀岩高度下是没法应对,不可控,如果突然掉下去的话,那就会失去控制;大脑这时候就会出现不安全感。大脑它的底层原理就要找到一个应对的方法和措施;此时大脑处于一个非节能的状态,占用大脑资源,大脑就会有抵触,表现为焦虑。为了得到确定性结果,要么就是退缩,要么想办法怎么安全继续往上爬;
这就是不确定性的带来的一个结果。
03
所以,了解了这些原理之后,我觉得这会让我后面应对这种情况就找到了方法,知道如何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情况。
比如刚才说到的攀岩,如果在爬到很高的一个高度的话,我会第一个时间就会告诉大脑,给大脑发出一个信号,抢回主动权:“目前应对这个不确定性,或者目前得到安全感的方法就只有一个,就是继续往上爬,因为路只有一条,没有别的路,你只能往前爬”。所以这样一思考,就得到了唯一的确定性,不给大脑挣扎和焦虑的机会,给自己指了一个确定性的方向。
大脑得到这个信号后,马上就会觉得很不错,焦虑感或者不安全感就消失了。我自己亲身试过,效果很好,帮我克服了自己的恐高心理。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1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