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符合实际的预期是自己压力的主要来源
孩子压力大,焦虑,压抑,抑郁,此时已经说明做这个事情触及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成长就需要慢慢积累形成量变,最后才能形成质变。
问题无法解决,怎么办?学生很容易进入一个牛角尖的状态——我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是我不行。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说明很稚嫩,他们认为所有问题和挑战可以通过努力可以解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问题是他们无法解决的。这个世界能解决的问题太少了,就算是大学老师,就算是圣人,有些小学的问题他们也都是无法解决的。
当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个是普遍的现象的时候,学生很容易陷入一个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一个矛盾状态。最后面就是堆积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这与自己的要求相去甚远的时候,由于无法形成自我的预期,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失落心态,造成自己精神压力过大。
当自己给自己附加不切实际的期待的时候,无法达到预期才会导致自己失落,当与别人比较的时候,自己形成自我的压力,进一步发展形成压抑,焦虑,当最后思想和身体都无法调节这种压力的时候就导致了抑郁。
有学者曾研究关于抑郁自杀的情况时说到,我们的孩子心理上的脆弱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是有一定联系的。
如果说孩子自己无法完成某些挑战,无法解决某些问题,作为一个主体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给予自己太大或者过高的预期。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以试探性的方式和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大对某些事情或者问题的挑战性。
谁也无法在婴儿期的时候跑过大人,因为这种预期是不现实的,有这种预期的孩子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自己成长无益反而有害自身。当然遇到就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战胜这个挑战的时候,孩子,就得学会放过自己吧,毕竟所谓的战胜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实质的价值,能保住自己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二.一个孩子的自我解脱,而却是父母的悲痛
2022年11月25日,江苏淮安,一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学校坠楼死亡,家长伤心欲绝地说要接孩子回家。
现在,孩子在高中学习压力大,需要多关注孩子是否心理压力大,焦虑或抑郁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压抑或抑郁这一关?让孩子在挑战中成长起来,从而避免孩子的自我放弃,从而走上无法挽回的情况。
当然,需要教育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和直面挫折,将问题带来的挫折转化成发现自我问题和完善自我的契机,让孩子学会直面挑战,而不畏惧挑战,更不是用死亡来解决问题。
三.孩子的生命观和情绪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孩子,一条生命,人说生命有限,永恒难存。生本就实为珍贵,而身为主体却已崩溃,对于生,他们都能万念俱灰,不怕赴死。何以有这样对待死亡都毫无犹豫,如此决绝,让人不得其解。我们又只能反问生者,死都不惧,那么生又有何惧。
孩子对待生命,与其认知有其关联性。他们的认知与自我的情绪有很大的关联。当情绪作为主导,那么对于理性,孩子已丢之脑后了。
我们看到有众多案例,孩子跟家长吵架,小孩子气不过,跳江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以此来反击家长。家长都来不及反应孩子早已飞出车外,跳到江里。
像这样的情况,是孩子的问题,也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处于青春期,处理事情以情绪为自己行为的基础,甚至情绪是行为的主导。因此对于孩子,其实挺好教育,只需要一个循循善诱,用一个大招就是超级无敌彩虹屁,表扬,鼓励。做事不成,说他在这个做事的收获有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引导怎么做下次才能够做得更好。
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从小开始就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们,他们需要身体健康,爸爸妈妈才会开心,让孩子知道被爱,不要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或生命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不懂事的时候,有的孩子用打自己的方式来让父母妥协。这个是坚决要解决掉的毛病,孩子小的时候已经会用极端行为来让父母妥协,以后长大了也会用更极端更激进的方式来让父母忏悔。小的时候,刚开始是必须要杜绝孩子的极端行为。
有什么好的方式,引导法,建立孩子的正确行为的反馈机制。刚开始可以问你是想要爸爸妈妈帮你什么事情啊?为什么生气了呢?是觉得爸爸妈妈做什么让你不开心?这种引导式的询问,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我们在满足其想法前,告知其不能这样做,这样做父母不仅不帮他,而且还会给予一定的惩罚。这个处罚就是,刚刚你自己打了自己,打自己是不对的,爸爸要少一颗给你想要的糖并且打一下手手。你现在承认自己错误了,爸爸在原来一样糖的情况下就多给你一颗糖。这就建立起了一个正向的反馈机制。减少孩子的伤害行为。
而对于长大的孩子的生命观的教育上,第一.理解,理解孩子的困难,多帮助其解决问题,正向引导孩子,肯定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不去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第二.解决孩子的困难,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们。第三.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师,告知生命在父母这里是珍贵的,任何事情父母都在养育他们,让孩子知道养育他们的不容易,让孩子知道他们小的时候父母的付出,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是怎么爱自己的等等,循序渐进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们,他们要一样知道自己不能缺这份爱。巩固从小建立孩子对父母感恩的情感,而爱自己的生命就是对父母的感恩的情感联系,巩固孩子对对珍爱生命厚重感。
四.减轻孩子压力的引导式教育,避免形成抑郁的疾病
作为父母,在学业上我们无法给予指导的情况下,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父母不给压力,帮助孩子共同解决压力,避免从压力变成焦虑滑向抑郁的疾病状态。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多一分关心,看到孩子已经学习超过几个小时了。父母主动递给孩子一杯热糖水或者甜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走出房间,在大厅休息一下。父母一定要主动问孩子,问学习有没有遇到困难,让孩子主动说出困难和挑战。了解孩子无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造成其心理上的挫败感,父母这时先不要说话,需要耐心倾听。
在此期间了解孩子面对的挑战和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引导孩子,引导他自己学习上能做到的,肯定其取得的进展,鼓励孩子找出无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让其自己理清自己的思路,到哪一步无法获取进展,在给自己一定时间后让其看看标准的答案。让其了解学习上的断裂的知识点在哪里,造成困难在哪里,把无法突破的困难收集起来,到上学的时候去向老师进行请教。
给出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而途径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解决问题肯定比不上一群人,多跟老师交流是一种非常容易解决问题的途径,屡试不爽,切不要怕问老师,好问能够解决绝大部分自己的问题。其他的途径还有,比如可以问同学,可以网上查阅,使用多种渠道去解决问题。
我们遇到很多孩子压力大,抑郁等心理或者情绪的问题,几乎都跟解决问题能力弱有关系。无法解决问题,孩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并自我否定的心态。
积累的困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大。因此需要多问老师问题哦。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是自己能够主动放下,放下挑战,能够接受自己并不是万能的。
一个是不能放下,不认为自己不行,遇到的困难和自我的坚持在相互对抗。有时孩子以对抗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有时能够扛下,但是不是所有挑战都能扛。
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遇到暂时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要敢于去放下内心的执念,否则堆积的压力压久了就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了。
在该睡觉的时候,让他注意休息,在该去锻炼身体的时候去锻炼身体。始终让孩子的身心处于劳逸结合的状态。
用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方式去管理自我,避免陷入一个压力的漩涡。
五.情绪主导的极端行为,请保持自我的镇定,给自己一个缓冲的地带,告诫自己一定不要这么做。
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当自己在困难的时候还被要求这样做,那样做,说你这不对,那不对,肯定就是为人所难。此时,双方之间作为家长肯定首先需要妥协,把情绪先稳定好,先让孩子喝喝茶水,吃吃水果,做一顿好吃的,起码事情就搞定一大半。后面的事情,就事论事,谈事不求满,不求能够做得多好,只求给一个底线,不要做极端的行为来对抗家长。
另一方面,确实孩子生病了,得了抑郁症,此时所有的教育都是无用的,不用给他任何压力了。只求在关心到位中,让孩子坚强,构建其强大的内心,懂得放下,也懂得适当努力,只要不是很坏的结果,作为家长都可以接受了。
作为孩子一样需要给自己一个底线,不能什么时候都往偏激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给自己一个底线,给自己足够的缓冲,不管是找人帮忙,是找医生,还是找警察,都要保证自己不跨入极端。
只求一点,不让孩子的悲剧再次发生。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