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最著名的大众心理学著作《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六种语言,畅销全球。但早年在其引进国内时,先后经历的几版译作在图书市场上的反响都很一般,直至2020年由译者陈赢翻译,果麦文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联合发行的版本问世,才在国内图书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其中运营推广的作用无可辩驳,但在疫情缺失的三年时间里,民众迅速扩大的心理需求才是至关重要的推力。于是在图书推广铺天盖地的情况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同其他想读的书一起被我加入了购物车,收到后便堆垒在待读的“书堆”里。
再想起这本书还是因为前阵子北京的好友向我了解有关“心理咨询”的事,作为大学主修心理学专业的科班生,对于心理学的了解的确要比普通人多上一些,对于心理咨询也有相对全面的认知。但老实讲自己了解是一回事,如何阐释让他人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何况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又是与心理学无关的工作,因此便想起搁在一旁的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将它推荐给好友前,打算自己先通读一番,毕竟对于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而言,让他耐着性子去读一本书并不是种愉快的体验。
「关于这本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本阐释心理咨询疗程的入门级科普书籍,个人认为读者只要经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具备相应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就能够明白“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大致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书中出场的几个主要人物:蛤蟆、河鼠、鼹鼠和獾,它们的人物基本设定来自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经典童话《柳林风声》,不过只是借用了人物形象,没有读过童话故事也并不会影响对这本书的阅读。至于书中出场的新角色咨询师苍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作者本人咨询经验的动物化缩影,以“来访者与咨询师”这种巧妙的关系设定加入到蛤蟆四人组的日常生活故事里。
这本书虽然有208页,但字数只有十万出头,精巧的情节和简练的人物对话构成了整个故事。在短短的十六篇章里,交待了蛤蟆先生的抑郁症状,来自挚友的情感支持,来访者与咨询师间的沟通交流,蛤蟆先生逐渐扭转调整的自我认知和心理状态,以及蛤蟆先生治愈后的变化。
通篇故事蛤蟆先生与咨询师苍鹭之间进行了时间跨度较长的十次面谈,演绎展现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版。
在蛤蟆先生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苍鹭提及了多个心理学的基础概念,以及心理咨询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几种“自我状态”,愤怒的情绪,倾听、尊重、移情等等。这些只是人类复杂心理活动变化的一部分,展现的也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下标准的心理咨询疗程,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因人而异”,通常都更为复杂,取得的成果也并不会像书中展示的“理想状态”。
所以不建议抱着“读一读这本书就能完成心理自助和自愈”这样的心态来阅读,因为在合上书本时,会产生失望的情绪和巨大的心理落差。毕竟只是一本入门级别的大众心理学科普书籍,它并不能解决实质意义上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落脚点终归还是在“来访者与咨询师的沟通”上的。
作为一本“心理咨询”的科普类故事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有趣易读易懂的,阅读的过程,也是祛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让读者能够看清它。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审视的过程,因为只有在了解后,我们才能思考“自己和周围的人是否需要心理咨询与帮助”,并为此付诸行动。
「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浅薄理解和建议」
人类的心理状态是变化流动的,通常情况下生活中的大多数情绪波动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不管它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往往在较短时间里它们都会随着情绪的平复而消解,某些更为强烈的负面情绪也能够通过运动、旅行等方式排解。
只有长时间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状态中,且无法通过任何健康合理方式排解时,才意味着我们的心理状态或许出现了问题,此时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的介入。毕竟从心理问题到心理障碍再到心理疾病这个过程也需要漫长的发展时间,而“心理咨询”通常只能在前两个阶段里发挥明显的作用,如果问题继续恶化,负责任的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建议来访者去看心理医生,如有必要需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情况下配合治疗。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供的也是不同的治疗与支持,最明显的不同便是“心理医生”有开具精神类处方药物的权力。
此外,通常情况下“心理咨询”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妄想通过一两次“心理咨询”来解决问题,并取得立竿见影式的效果是不现实的,而心理咨询的费用并不低廉,这往往也是导致不少的确需要心理援助的人最终选择了放弃,转而采用“运动”、“旅游”、“不停地寻求亲密关系”或者“信仰”(读佛经、道经、圣经等等)等方式来“曲线救国”的直接原因。
当然市面上不少心理咨询机构专业性欠缺,且收费不合理也是来访者犹豫放弃不可忽视的原因,毕竟作为西方舶来品,“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才刚起步,目前还处在拾人牙慧的阶段,更何况还有着拥有广大群众基础且收费相对低廉的本土化“算命”作为替代品,即便“算命”是打着“老祖宗遗留传统”的话术和骗术,但架不住寻求算命的人自己选择相信。我父母亲都是资深的“算命信徒”,怎么劝都没用的那种,说多了就回你一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属实让人无奈。
后来,北京的好友,预约过一次民营机构的心理咨询,因为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且每次预约到访都占用他周末的休息时间,就果断放弃了咨询,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感觉没用,不怎么靠谱,抑郁就抑郁,反正我现在还没死。”让人无言以对。他本身属于高收入人群,咨询费并不是劝退他的原因,“嫌麻烦”才是,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情况下心理咨询需要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原因,需要得到来自家庭、爱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撑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另一个定居在贵州的旅友,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她目前处于离异单身带娃,且经济状况比较拮据境地,在经历过一两次心理咨询后,她发觉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在高昂的心理咨询费面前,她选择了通过运动和“信仰”来进行自我救赎。
该怎么说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世界的相处方式,即便只是间歇性的“自我和解和心理舒缓”也能带来某些瞬间的内心安宁。至少在必要的时刻,还知道有那么一种方式能获得帮助,就足够了。毕竟心理咨询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它的宗旨终归也还是“助人自助”。
写了这么洋洋洒洒一大片,感觉越扯越远了,但我还是想提一下关于“心理咨询”的建议。如果你明确自己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又分辨不清哪些机构靠谱时,优先建议选择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其次可以选择三甲医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的门诊;如果所在城市有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那么可以考虑选择大学里的心理咨询服务,在疫情前,许多大学的心理咨询服务是面向社会公开的;再次考虑选择相对知名的心理咨询机构。
最后建议可以先读一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多了解些关于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或许在之后人生的某个时刻,会因此而有所得。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1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