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遇到?
“我的孩子总不跟我说话,我想了解他的心理,可是他从来不不愿意多说”
“我的孩子最近老偷拿我的钱,我发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这孩子现在还在上初中,就开始谈恋爱。”
“我这孩子就玩电脑,什么也不干”。
…….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应该说,这些都是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背后实际上是大人的问题。
如何理解孩子的心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或者了解孩子的心理呢。很重要一点,是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他们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认可一个观念,“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很多的家庭都是健全温馨的,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教孩子的。那么绝大多数的孩子也是非常懂事可爱的。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仍然是有一些极端的个别的事例,那么,在教育中,我们如何避免或者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呢?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个技术活,所以,你需要掌握基本的正确的教育理念。
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
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它有顺序性。所以,很多人的行为表现它是滞后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都不是眼前的刺激,而是他的心里中有一个过去的背景。
很多事情就类似于一个导火索,我们知道点着了这个导火索到它爆不爆炸,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里头有没有炸药。如果没有炸药,你点了导火索是不会引发严重危害的。但是如果有炸药的话,我们知道哪怕没有导火索,其他东西也可以把它引爆。所以引发的这个线索或者导火索就是外部的刺激。那么刺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有没有炸药,那这个炸药就有一个问题了,是当时就有的,还是以前就有的啊。所以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导火索都不可能引发当时出现的炸药,而是炸药已经存在了。所以人的心理问题和外部的刺激是这样一个关系,就是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它实际上是事先已经存在了。那么,这个存在它有一个时间性,所以,心理发展,它有顺序,而行为问题,它表现滞后。
所以,孩子的问题表现在青春期,实际上它形成的不在青春期,所以,你等到青春期再解决问题,那真的是很麻烦了。
孩子是被动的弱者
第二个问题,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被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他现在这个状态或发生的事情是由别人创造的。而这里的别人,主要是抚养人对被抚养者的描述。
所谓的抚养人,是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和个性的决定权。
一个小故事
比如,之前在今日说法上有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从不到九岁,就到处偷邻居家的东西,放在门口的自行车、电饭锅、刮胡刀,他只要能拿走的,全部拿走,然后去卖掉换钱,抽烟,请同学玩。最后街坊来告状,他父亲没办法了。
管不了,打也不听,就把它链子拴在铁床上,拴在家,后来呢有人看到了,说怎么能把孩子这么拴着呢?他总归要长大,你怎么能栓着他呢?于是当地社区的工作人员,甚至警察,来到他家里,他父亲说,我没有办法,我赔不过来了,他什么都偷偷完就卖掉,然后我就要给人赔,我赔不起,所以,我就把它拴住。
后来,社区就帮忙把这孩子送到了当地的一个心理治疗中心去了。这孩子到中心以后,一天之内,那个病房所有的苹果吃的全没了。然后他不光偷别人东西,还踹人家医生,打人家护士,然后拿脚去踹人家屁股。
后来,医生就讲说他在家里父亲就打骂他,然而,现在在医院,我们绝对不能用暴力,更不能用强制力,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它捆起来。那么,医生特别聪明,用了一个什么办法呢?他骂人一下吧,在黑板上画一道,他打人一下吧,在黑板上画一道,他做一件坏事吧,在黑板上画一道,第一天就画了一行半。然后呢,第二天,医生就跟他讲,说你减少了十袋,我就给你一块糖,你要减少了二十袋,我给你一苹果,你要减少五十袋,我跟你一块巧克力。就这样的方式,慢慢改变了孩子的行为。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上用“强化的方法”,这个孩子逐渐出现好的行为了。他开始跟人说您了,开始说谢谢了,开始说这个我能跟你一块玩吗?开始说,我想家了。
治疗结束后,孩子回到了家,你以为这是新的开始,结果,没有想到,孩子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状态,我们光矫正了孩子,却没有矫正他的父母。
所以,孩子的问题,他是环境造就。现在我们又把他送回原来的环境,结果就是没有改变。所以,孩子的问题,首先要先看到大人的问题。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