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营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目标、功能、规格,管理作了具体规定和建议,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指南》同时要求,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在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禁止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南》对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作出了明确规定,凸显了教育部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我们不要形成这样一个误区: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就立即送心理辅导室,交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不可能成为解决全部学生心理问题的“万能钥匙”。
在学校教育中,笔者认为,除了配备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增设心理辅导室以外,至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将教育内容课程化,让学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渗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学习,目标远大。
三是学校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高品位的阅读、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以及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中,体验基本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不怕挫折、勇于负责、意志坚定的健康情感。
四是强化学校管理,加强班主任培训,让他们掌握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科学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苗头,通过科学的疏导,驱散学生心中的迷雾。班主任实在不能解决的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及时沟通,协商解决。
更为重要的是,家庭和社会要竭尽全力,时时处处关心、爱护青少年学生脆弱的身心,为他们创造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
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前些日子,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某校一名初二学生,不满十五岁,死活不想再上学了,原因是他“三合一”的家庭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据说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前夫离异,带着两个姐姐改嫁给了他的父亲。而他的父亲是因前妻去逝才续娶了他的母亲,他和前妻生有两个儿子,婚后又生下了他。一家七口人,姊妹五个,要么同父异母,要么同母异父,只有他是父母亲生的,按理说应该得到特殊的照顾。
但事实恰恰相反,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不和他一个心眼,父母为生计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他,他生活在一条夹缝中,从小无人交流,没有玩伴,渐渐养成了一种自私、孤独、封闭的心理。上学后,他的这一心理逐渐放大,不愿和同学沟通,没有知心朋友,觉得学校生活没有任何乐趣,于是决定退学。
有资料显示,许多问题学生都是由于家庭生活不幸福、父母离异造成的,还有的与父母过于溺爱,或者疏于管教有关。因此,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是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责任。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fd.com/8412.html